首页 >敬业 >详情页

“邮”香飘龙城 阅读量:267

从小受爷爷的影响,喜欢上了邮票。自1956年开始上小学起,就关心起新、旧邮票的购买地点。而由常州市邮电局负责开设的集邮专柜,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因为当时家住钟楼下,每天到局前街小学上课总要经过。最先集邮专柜开在县直街北段,坐西面东,对面正是常州有名的“老大房食品店”。这是一个两开间的门面,进深较浅,店堂里北侧横放两节,竖放一节玻璃柜台,围成“L”型的工作场所,里面一张桌子和一个承放邮品的保险柜。店堂南侧有一张小桌上有桨糊,桌旁有一张双人背椅,墙上还有邮箱一个。玻璃柜台里主要陈列的是新中国邮票,还有一些集邮用品。虽然店面不大,可来往的人群很多,一是市口好,北侧对面是常州市的政府;二是新起的门店,很受集邮者的欢迎;三是设有邮箱,来往寄信者也甚多。

与我家紧紧相邻的北大街钟楼下的邮电营业门市部,是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从县直街上搬来的,一直到文革时期的70年代。这里不仅是常州最有影响的邮电窗口,也我从小学到初中时期最好、最喜欢的娱乐场所。北大街钟楼下的邮电营业门市部,原先是袁姓实业家开办的“大华商铺”,建筑极为考究,三层楼房,上还有一小阁,下还有一地库,中间还有自一楼到三楼开放式的共享空间。虽说门面仅为一开间,可开间极为宽阔,而且进深也很深。公私合营后,商铺并入其他店铺,腾出空间而成为邮电营业窗口。一楼为邮电营业厅,厅北为电信窗口,一字排开有几间电话间,而邮政窗口就稍稍偏南又偏后。紧挨邮电营业门市部南侧的一开间楼面,原先是由商会负责的民间消防队所在地。后因民间消防归入政府,此地又被空出。随之,在县直街开设的集邮专柜移至此地。门面虽说没有北侧营业部开阔,而进深较大,所布置极有讲究。对门一节玻璃柜台横放,随后两节竖放连接,再后又是一节横放,呈反“Z”型靠北墙面布置。前面两节玻璃柜台里主要是陈列着新中国邮票,随后是一些东欧国家的,最后一节里陈列着放大镜、量齿尺、镊子、集邮册,还有一些印有邮票的宣传册和集邮杂志,不时还有邮票目录和价格表供应。在这里,不仅用自己积攒起来的零花钱购买了自己喜欢的邮票,还购买了各类的集邮工具和邮票目录。象这1961年中国集邮公司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和1962年中国集邮公司印制的折叠式带月历的邮票目录就是当年在这里购买的,粗糙的纸质可以看出当时的物质水平。

钟楼下的集邮专柜门面开间不大,但很进深,里面还隔了一个办公室和仓库。靠北墙面还开有一通道与邮电营业厅相通,南墙则悬挂着四个大镜框,里面陈列着新中国开国至五十年代未的成套邮票,观赏性极强,很受集邮爱好者的欢迎。当年集邮专柜营业员凌姓的女同志,服务态度极好,特别对学生集邮爱好者更为亲切,成了许多青少年集邮爱好者的最好去处。正是当年这集邮专柜的存在和影响,让我从孩儿时的爱好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且一“晃”就近六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