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德 >详情页

沙氏报仇投义井 阅读量:299

相传在清朝光绪年间,常州西门外卧龙桥畔有一爿专卖蛋类的商店。老板是个沙姓回民,故店名就叫“沙公馀蛋行”。
   老板生有一女,她从小帮着父亲打理店堂,一有顾客进门,总是热情地端茶倒水,很得邻居们的赞赏。等沙氏长到十八岁时,就出落成一个漂亮、能干又懂事的大姑娘啦!这不,附近说媒提亲的人是踏破了沙家的店门。有一天,沙氏听从了父亲和媒妁之言,嫁给了一个叫李文华的丝绸商人。李文华家境富裕,为人正派,日子过得蛮惬意。可李文华隔三差五的就要外出进货催款,这样就经常把貌美贤慧的沙氏冷在了家中,不料事情就是这样引发的。
   话说这常州西圈门外有个圆通庵。此庵在当时已经破败不堪,早已没了尼姑,到是有个因吃喝嫖赌倾家荡产的乞丐叫程远,不知什么时候剃了个光头,一天到晚灰头土脸地冒充和尚。白天他拿着饭钵四处“化斋”,经常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晚上就住在这圆通庵里,时间一长,有些人还以为他真是个和尚。其实这个程远除了会念一句“阿弥陀佛”之外,其他什么都不会,就连法号都没有。
   一天中午,程远外出“化斋”,不期来到李文华家。偏巧李文华在数天前去了浙江湖州收生丝,家中只有沙氏一人。程远站在门口喊了一声“阿弥陀佛”见无人答应,又提高嗓门喊了一声,不料依旧没人答应。程远以为家中无人,便蹑手蹑脚向里屋走去,准备顺手牵羊“拿”点东西。谁知刚走过厅堂,就听到后面厨房里传来菜入油锅时“吱”的一声响,倒把程远吓了个激灵。程远又听到铲刀碰铁锅的声音,知道有人在炒菜,并未发现自己的到来,便壮着胆子往里走。沙氏炒菜时,脑筋中一直在思念外出的丈夫,哪里晓得程远已经走到了自己的身后。沙氏侧脸添佐料时,漂亮的脸蛋把个程远看得是垂涎三尺!他顿生邪念,伸出双臂,上前一把将沙氏拦腰抱住,欲行非礼。沙氏吓得尖叫起来,回过头一看,竟然是个光头“和尚”,她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举起手里炒菜用的铲刀,对着程远的秃头顶就是狠狠一记,口中连声骂道:“秃贼,勿要面孔!”程远疼痛难忍,急忙放开沙氏,捂着淌血的头就往外跑,一口气跑回了圆通庵,用一把香灰按住这受伤的头顶心,养了数十日,才得以痊愈。
   从此,程远怀恨在心,并发下狠誓,得不到沙氏决不罢休。他觉得要想得到沙氏,先要让自己发达起来,如此才有资本去争取沙氏。然后再让沙氏的丈夫休了沙氏,这样,自己才能设计得到她。主意打定后,他就开始一步步地实施自己那不可告人的阴谋。
   程远一无所有,如何发达起来呢?他一路“化斋”,一路想办法。某天,程远来到一个庄上,远远看到财主家门口围着好多人,正蒙起一头牛的眼睛,准备杀牛。他眉头一皱,顿时计上心来,向村上一户人家讨得一块生姜,来到一处僻静的地方,将生姜放入钵内,用路边的小石块捣出汁来,又将捣出的汁水倒在随身携带的毛巾上。一切安排妥当后,程远快步走到人群中,提高嗓门高喊一道:“阿弥陀佛!”大家不知怎么回事,纷纷停了下来,打量起这个“和尚”来。
   程远见大家静了下来,便说道:“真是罪过啊,幸亏小僧早到一步,否则你们将铸成大错!”这时人群中有人说话了:“我只听说杀人要偿命,没听说杀头牛也有大错!”众人听后哄堂大笑。“施主莫笑”,程远道:“你们可知,这条牛是我祖父转世投胎?昨晚祖父托梦与我,说今日在这里要有杀身之祸,要我速来救他。”程远边说边把蒙着牛眼睛的黑布揭开,然后又将浸过姜汁的毛巾拿出来,装作给牛净身,来回地在牛眼附近擦拭,并对大家说:“你们看,它看见我就掉眼泪了。”程远又将毛巾擦拭着自己的眼睛,这样一来,程远和牛都不停地掉眼泪,而且越掉越多,一时间人群中七嘴八舌就像炸开了锅,短短的一刻钟工夫,整个庄上几百号人都聚到了财主家门口来看热闹。
   程远一看机会来了,继续“哭诉”道:“希望各位乡亲们看在佛主的面上,让我牵走这条牛吧!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大家看到程远“情真意切”,老牛也“泪如雨下”,纷纷同情程远,请求财主让程远将牛牵走。财主虽然有点将信将疑,但一听说要让别人凭白无故把牛牵走,自然不肯,便说道:“佛主的面我当然是要看的,但你想要牵走我的牛,银两总是要出的。”程远听后当场跪倒在众人面前:“出家人靠化斋度日,哪里来的银子?各位施主行行好,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就算为佛主出份香火钱吧,我替佛主谢谢各位了!”这一下,着实把庄上的乡亲们打动了,大家纷纷回家,有的拿钱,有的拿米,凑足了一头牛钱(物),将钱(物)转交给了财主,财主得了钱(物),自然乐得博个“行善”的名声,让程远把牛牵走了。
   程远把牛牵走后,就把牛宰了,卖了不少钱,有了一定的资本。有了钱后,他和尚也不“当”了,换上了新衣,蓄起了头发,一般人根本认不出他就是过去的程远“和尚”。为了接近沙家,他故意到苏北去批发禽蛋,然后再运回常州,贩卖到沙公馀蛋行等店铺,时间一长,就跟沙氏的父亲沙老板熟了起来。
   一天傍晚,李文华从外地收生丝回来,路经蛋行,便到老丈人店里坐坐,碰巧当天程远就在沙公馀蛋行,看到沙老板热情接待女婿,程远不禁计上心来。他声称有事迅速离开蛋行,一口气跑到圆通庵,把自己曾经穿过的和尚衣服找了出来,装在一个小布包里,扔到李文华家门口的鸡窝里,又修书一封,放在李文华的家门口。
   到了晚上,李文华回家正欲敲门,忽见门槛上有一封信,捡起来一看,只见信封上书“李文华启”。李文华心想我出门在外,谁会写信给我呢?便拆开信来看,只见上面写道:“昨夜后门送和尚,今天大门接君郎,若是不信勿要紧,且看鸡舍藏衣裳。”李文华跑到门前的鸡窝边,用手伸进去一掏,果然掏出一个小布包,打开一看,一套和尚衣服赫然在目!李文华顿时气得面如土色,一脚将大门踢开,将布包往地上一扔,大声道:“贱人,你干的好事!”沙氏看到莫名发火的丈夫和布包里的和尚衣服,不知何因,一下子懵了,吱吱唔唔道:“这……这是何意?”李文华看到妻子惊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骂道:“贱人,你趁我不在家,与和尚私通,路人皆知,今物证俱在,你还有何话可说?”李文华又把信往台上一甩:“你自己看!”沙氏含泪拿过信一看,顿时气得上气不接下气,昏倒在地。
   沙氏醒来后,对李文华哭诉道:“你经常外出,我哪次不是日夜惦记你?操持家务,尽守妇道?不知哪一个杀千刀的无中生有,挑拨我夫妻不和……”尽管沙氏哭得死去活来,仍无法使丈夫相信她是清白的。最后,李文华还是把沙氏休了,无奈沙老板只得忍气吞声把女儿暂时收留了下来。
一天,程远去沙公馀蛋行时,途经卧龙桥,看到一个叫化子坐在桥墩上。他灵机一动,脱口就叫:“舅舅,舅舅,我寻你寻得好苦啊!”叫化子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呢,就被程远拉了起来:“想不到一别三年你竟在这里要饭,走,舅舅,我带你换新衣裳,吃大麻糕!”这叫化子一听有新衣裳穿,有大麻糕吃,这个“外甥”就算认错了“舅舅”,那也是自己的福气,他想也不想,就跟着这个“外甥”走了。果然,这位“外甥”就先帮他买来新衣裳,叫他擦净身子后换上。程远自己则利用这段辰光去药店买了点砒霜,又从麻糕摊上买来两块热乎乎的大麻糕,从边上小心剥开一个口子,将砒霜倒进了麻糕的夹层中。一切准备停当后,“外甥”一把拉住“舅舅”的手,对他说:“舅舅你吃着大麻糕,我带你去休息休息,咱明天一道回乡下老家。”沙公馀蛋行离卧龙桥不过百步之遥,麻糕刚吃完,就到了蛋行。程远一见到沙老板,就热情地说:“沙老板,我出去办点事,晚上回来。这是我舅舅,先在你这里休息片刻,还请多多关照,倒杯水给他吃吃。”沙老板一听是程远的舅舅,自然十分热情,将他引到后屋客房内休息,又是倒茶又是看座,还拿出了一些点心给他。然而,沙老板不知道,客房里程远的这位“舅舅”,一杯茶下肚,药性发作,浑身烧灼疼痛、恶心呕吐,最后七孔流血,不出半个时辰就死了。
   傍晚时分,程远如期而至,忙问:“我舅舅呢?”沙老板答道:“许是劳顿,还在后面客房内休息呢,没见他出来。”程远“嗯”了一声,就径直往后走去。刚走到客房,程远就惊叫了起来:“舅舅、舅舅……”沙老板一听知道不好,赶紧往后面跑,跑到客房一看,顿时傻眼了。程远的“舅舅”七孔流血,早已死在了床上。程远见沙老板过来,上前一把揪住了他的胸脯:“走,我要报官!”沙老板一听要报官,吓得两腿直打哆嗦。虽说这死因不明,但人是死在自己家里的,哪能脱得了干系,便吱吱唔唔地说:“程老板,凡事好商量嘛……”程远见沙老板中计,故意压抑住内心的兴奋,大声吼道:“怎么商量?人都死了,还有什么好商量的?!”沙老板说:“人死不能复生,沙某愿赔偿你所有损失。”程远答道:“赔几个臭钱就想了事,你休想!你叫我如何向舅妈一家交代?”沙老板道:“程老板,我们都是生意人,公了不如私了。你就跟舅妈一家说你舅舅在外面得了急症,不治而亡,赔她们几个钱了事。至于你,只要我有,什么都可以给你。”程远知道这时他讲什么条件沙老板都得答应,便说道:“罢了,你我交情甚厚,我也豁出一个罪人的骂名帮你一回,你只需应我一个条件即可。”沙老板忙问:“什么条件?”程远脱口而出:“把你女儿许配与我,共结连理之好。”沙老板出于无奈,只好当场允诺,这事算是私了了。
   这一年的中秋节,程远与沙氏拜堂成亲。当天,沙公馀蛋行里高朋满座,程远一高兴,喝得是酩酊大醉。送走亲朋好友,程远酒兴大发,走进洞房后,一把将沙氏从背后抱住,嘴里念念有词道:“两年了,今天我终于得到你了,可把我想苦了。”沙氏忽然想起两年前被一个和尚调戏时的情景来,也是这样一个动作。她回过头仔细一看,还真有点像,但不能确定,便说:“两年前你何曾见过我?”程远此时已兴奋过头,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答道:“告诉你也无妨,我就是当初的那个‘和尚’,为了得到你,我是想尽了办法。如今我们已名正言顺,你就是不从也得从了!”沙氏这才恍然大悟,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他一手干的,顿时怒气冲天,一个箭步冲到厨房,操起一把菜刀,对准程远的喉咙就是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沙氏又咬破手指,写下血书,将事情前后留于书中。事毕,沙氏来到大门前的一口水井边(现南大街街道西直街341号斜对面),纵身跃入井中,就此香消玉殒。
   真相大白后,李文华悲痛万分,把沙氏尸体捞出厚葬,并上报官府。知府大人得知后,感动于沙氏的贞节,在沙氏所投之井的井栏圈上刻上了“沙氏义井”四个大字,这就是沙氏义井的由来。据说,自沙氏投井后,人们敬仰其贞节,从此再无人汲井中之水。
   20世纪80年代,古井尚存,然井栏圈已不知去向,后随时代变迁,古井现已完全湮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