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士 >详情页

嘉泽十里三状元 阅读量:41

嘉泽镇古时曾出过“三位状元”,一位是镇上的余中(注①),一位是观庄村的赵熊诏,还有一位是郯村的庄启元(注②),所以嘉泽有“十里三状元”的美称。据清光绪《武阳合志》载,嘉泽的由来,跟这三位状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传,在宋朝前,嘉泽还没有形成街镇,这里只是一个小村子。他们多数以务农和捕鱼为生,另有几户书香之家,一心想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报效朝廷,这其中也包括一个叫余中的人。他从小爱读经书,又深知礼仪,十年寒窗后进京赴考,于宋熙宁六年(1073)高中状元,成了当地人的骄傲。
当朝皇后有女无子,听说余中高中状元后,便与皇帝商议,如果余中的确才貌双全,就让他在宫中做官,并招他为驸马。皇帝觉得十分合适,便下谕召余中进宫面君。
   余中进宫后,先是一番君臣之礼。皇帝为使初入皇宫的余中不至拘束,便有意与其对弈。一来可使君臣感觉亲近,二来正可试探余中的学问和品德。君臣对弈时,皇后在皇帝身旁侧目观察余中,详端其相,细察其貌。双方棋下到入神时,余中右袖管无意扫落一颗棋盘中的棋子,因这颗棋是皇帝所下,余中万分紧张,就俯身拾棋。不料棋子刚好滚到皇后左脚的绣花鞋底尖端下面,余中情急之下掀起鞋尖取棋。皇后顿时受了惊吓,尖叫着倾倒在皇帝肩上。皇帝以为余中当君戏上,实属大逆不道,即下谕:“满门抄斩。”乡人为纪念这位死于非命的余状元,遂将他所居住的村子称之为“余宅”。后当地人在传抄人名时,经常将“余中”误写成“佘中”,故“余宅”传之后世,讹成了“佘宅”。
   清朝时,佘宅一带河塘密布,又东邻滆湖,当地儒生认为本地是水乡泽国,且村上姓氏众多,佘宅之名已不能涵盖当地村庄本义,故改“佘宅”为“佘泽”。改名佘泽后,村子逐渐繁荣起来,并发展成了一个小集镇,苏北等外地人来这里经商的也越来越多了。当时,镇上有家茶铺,铺内制作的茶食点心便宜可口,深得苏北人的好评,故他们习惯上称此镇为“茶食”镇或“茶泽”镇。
   民国初年,又有一批热爱家乡的有识之士,觉得现已步入新社会,“茶泽”之名太过小器,跟“十里三状元”的悠久古镇极不匹配。认为这里是“嘉乃丕绩,泽润生民”的宝地,故将“茶泽”镇改称为“嘉泽”镇,并将“嘉乃丕绩,泽润生民”八个大字作为镇联刻在镇端的巷门之上,从此镇名一直沿用至今。虽旧巷门早已被毁,但不久前嘉泽镇政府又在镇端重新建门刻联,成为该镇礼纳八方来客的标志性建筑。

注①:据咸淳《毗陵志》,一些书中说是“佘中”系讹传。
注②:实为进士,“状元”是家乡人对他的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