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笔塔 >详情页

往事钩沉 常州知府与龙城书院 阅读量:399

常州,历来文风炽盛,人才辈出,被誉为“千载读书地、历代名士邦”。而有近500年乐育风尚的龙城书院,承前启后,为常州崇文尊教的优良传统续写了新的篇章。

明隆庆六年(1572),常州知府施观民在局前街择地(现局前街小学校址)创建龙城书院。自此,常州历任知府便与龙城书院结下了不解之缘。

以兴复书院为己任

施观民创建龙城书院的目的是“选诸生之秀者课之,一经品题辄成佳士”。当时的龙城书院规模宏大,有斋堂二百余间,膳田一千余亩,是常州城区最大、最著名的书院。然而,龙城书院历史上却屡遭破坏,但历代知府屡次复建。

明万历年初,张居正任朝廷首辅,厌恶文人学士议己,下令“尽毁天下书院”,龙城书院也未能幸免,书院房地产也逐渐被百姓占去。到万历三十一年(1603),常州知府欧阳东风将原龙城书院房地产赎回,改建先贤祠,“盖避书院之名,而举其实”,旨在恢复讲学。改建后的先贤祠规模比原来更大:祠前为堂三楹,名“传是堂”。周围有轩十二楹,前为“怀施轩”,左为“尊德性”,右为“求放心”。堂南有“千古一脉坊”。祠左建有“经正堂”“次川堂”“次后堂”共二十余楹。

明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擅政,又下令禁办书院。时任常州知府曾樱多次上表坚称,“龙城系课文之所,非讲学之地”,“故独得不毁”。后因倭寇侵犯中国东南沿海,书院一度改为兵备道署,讲学被迫废除。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常州知府骆锺麟曾努力重办书院,但未成功。乾隆十九年(1754),常州知府宋楚望上任后即在常州府明伦堂召见地方有识士绅,表示“以兴复书院为己任”。当时复建书院无财力物力,宋知府即作决定,取消“象墩庵”,将僧田九百四十余亩划归书院,并用自己的俸禄捐助。宋知府还亲临现场,指挥书院的修建。

清同治九年(1870)时,龙城书院因资金短缺,讲学废而不举。常州知府扎克丹与武进、阳湖两县令商议,积极筹集经费,参考原办法,兴复龙城书院。

亲临书院讲学

常州知府不仅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兴复龙城书院,而且亲自到龙城书院讲学。施观民在明隆庆五年(1571)任常州知府,明隆庆六年(1572)即创办龙城书院。他选拔优秀学子,亲自为他们上课。他重视教育的成绩可谓立竿见影,“明万历元年(1573),常州举于乡者三十余人”,盛况空前。

曾樱在明天启二年(1622)任常州知府。据《常郡艺文志》记载,曾樱甚重讲学,“每月有会,公必亲临。以圣贤之学相切,往往至日昃不暇为文而诸生神怡心悟”。这一时期是龙城书院讲学最兴盛的时期,不仅本地学子乐于听讲,就连福建、浙江、江西等地的学子,也不远千里前来求学。

常州知府不仅在龙城书院讲学,还在龙城书院办公会客和祭祀。

常州知府有泰,在龙城书院设有办公室,经常在龙城书院办公与会客,在他的日记中记载:“初七日,在书院中会客办公而已。”“初九日,在书院会客办事。”

常州知府经常到龙城书院祭拜行祀。《有泰日记》中记载:“初九日,先贤祠一跪礼,团拜于大厅。”“十二日,巳初赴龙城书院,祭有功于书院前明及国朝数太守,并以前贤山长三位,各龛位各行三叩礼,献帛献爵,复行三叩礼,院长绅董行礼,诸生行礼。至大堂西首给院长二叩礼,到东首院长还二叩礼,诸生堂檐下,院长东首,诸生行二叩礼,院长还揖,余至东首,诸生行二叩礼,余还揖,礼成。”知府到龙城书院祭拜先贤,与龙城书院的院长及诸生互相行礼。

主持考试选拔人才

常州知府亲自管理龙城书院的课程。《有泰日记》记载:“初三日在署,批发龙城书院理学课,竟有一二颇知用心。”“十八日 ,恽孟乐来会,为湘帅准常绅在龙城书院开办致用、经古两精舍,面商一切。”他聘请华世芳为龙城书院院长,开设算学、舆地、时务、策论等有益于社会、经世致用的课程。

常州知府还亲自到龙城书院组织考试,选拔人才。《有泰日记》记载:“初九日,卯初赴龙城书院,甄别经古、致用两精舍考生四百余人,扃门考之。自谭旭初中丞去后,向未扃门,此次公然行之,亦无他言,点名出题后,至酉正放头排, 灯后放二排,二鼓后放三排,随用饭歇息,天明人尚未尽出,尚有六本未齐,由院董持卷盖图章回署,并告以未有图章者皆不收也。”由此可见,知府全程参与考试的组织,且组织有序,规范严格。

常州知府有泰将“蒙泉义塾”收入龙城书院,亲自组织选拔考试。《有泰日记》记载:“廿七日考蒙泉斋应课小学生,题由府出。时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孝子爱日论。诗题:初冬五律,不限韵。”“十一月初一日。李泽之大令来,因取蒙泉斋额商酌,正取四名,附取廿六名,嗣后如有读书大可造就者,不妨提入正取。”由此可见,知府亲自参与人才选拔,并和龙城书院的院董共同商量决定。

关心提携书院学子

潘恂,乾隆二十九年(1764)任常州知府。他很注重培养人才,在常时,聘请名儒到龙城书院掌教,培养出许多人才。著名诗人黄仲则也是由潘恂慧眼识才选拔出来的。黄仲则自己说:“甲申岁,知府潘莪溪试童子,拔予第一。”洪亮吉则说:“吾乡应童子试者三千人,君(指黄仲则)出即冠其军,前常州知府潘君恂、王君祖肃(时武进知县)尤其赏识之。”

明天启年间,阉党气焰嚣张,大肆迫害东林党人。常州知府曾樱冒着风险同情和保护东林党人。阉党逮捕东林党人高攀龙、缪昌期、李应昇,曾樱资助他们财物。高攀龙不愿受辱自尽后,曾樱亲自料理他的后事,还从狱中救出他的儿子和僮仆。孙慎行被判戍役,曾樱让他延缓上路,不久魏忠贤倒台,孙慎行获免。

知府施观民也很善于赏识和选拔人才,所谓“一经品题,悉成名士”。施观民东巡无锡(时为常州府管辖)时,发现在县学读书的孙继皋气宇轩昂, 文章写得十分漂亮,于是就决定重点培养他,经常邀请他到衙门去,谈诗论文。孙继皋也很争气,在常年的考试中,他屡次荣登榜首。在省级考试中,他也名列前茅。施观民说:“吾望不止于此也。”万历二年(1574)孙继皋进京会试又连连高中。施观民又说:“吾所望更不止于此也。”到殿试发榜那天,施观民盛装坐堂,又命侍者准备酒筵,等待喜报,别人都很疑惑。最后果然传来好消息,孙继皋中了状元。施观民仰天大笑道:“吾所望于孙继皋,今果然得之矣!”于是令府衙全体摆酒庆祝,“是日公大醉”。

与书院师生密切交往

常州知府有泰与龙城书院的院长及老师交往甚多,畅谈甚欢。《有泰日记》记载: “初三日赴龙城书院,拜华若溪院长,实有儒者气象,学问极博。”“初四日,晚约华院长若溪,学极博,算学舆地古文,无一不讲求,岸然儒者,绝不腐。刘蔚臣农部、刘葆良检讨、恽孟乐庶常、恽季生内翰、李泽之孝廉均到,痛谈。何梅生太守因走路气促,未到。席间谈甚乐。”“初九日 ,午刻赴龙城书院,监院诸君约,因专厅修成,规模甚宽敞,且借菊花陈设,在座为两县陪客、钱子明, 主人仅到三人:陶铨生、恽孟乐、李泽之。痛饮,醉归,晚饭竟未吃,谈笑甚快也。”由此可见知府对龙城书院的院长极其敬佩和推崇,经常与龙城书院诸君畅谈痛饮,交往甚密,且亲密无间。

《有泰日记》还有记载:“初二日会龙城书院沈子璿,保枢。应理学课第一人,沉静,相貌宣(轩)昂,实为读书本色,甚可嘉许。”由此可见,知府对龙城书院学子沈保枢赞赏有加,言于溢表。

历代常州知府皆为尊师重教的表率,创办和多次复建龙城书院,亲自到龙城书院讲学、组织考试、选拔人才,与龙城书院的先生和学子交往密切。故而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的校歌这样唱道:“东南人士,莫与常俦,惟武阳屈指首。龙城声望,炳焉千秋,与东林并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