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敬业 >详情页

爱子心切的赵申乔 阅读量:228

赵申乔是武进人,康熙九年进士。

为人父母者都希望儿子有出息,一代胜过一代,光宗耀祖,这是人之常情。但赵申乔护子之行为却有些出格,是以他人的生命为代价而铺平了自己儿子的上升之路的。然而,上天是公正的,赵申乔最终还是为自己的护犊之举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若知其中情况,且听我慢慢道来。

说话桐城人戴名世是清初数一数二的大文人,所作文章,当时无人能及。戴名世的大名,朝野上下人人皆知。

事不凑巧,康熙四十八年殿试,赵申乔的儿子赵熊诏与戴名世一同参加。在此前的会试中,戴名世名列第一,当时人们认为,戴名世夺取状元那是十拿九稳的事。赵熊诏没什么名气,学问当然比不上戴名世。对此,赵申乔很着急,问儿子殿试有没有把握。赵熊诏实事求是地回答说比不过戴名世。赵申乔心想,自己是朝中大员,要是儿子考得不如那个草根出身的戴名世,那就太没面子了。他拈须沉吟了一阵,说:“儿子,不用担心,你只管用心去考,剩下的事我来办。”

赵申乔在幕后一番运作,结果那年殿试赵熊诏拿了状元,而戴名世屈居第二,只是“榜眼”。

戴名世自己对功名本不太用心,“榜眼”就“榜眼”吧,也不错了。然而士林中人却不答应了,一致为他抱不平。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赵申乔在儿子考试当中上下其手的事还是传出去了,社会上议论纷纷。赵申乔心里有些慌,感觉到好没面子,他想,一定是戴名世这小子心怀不满,有意在败坏他的名誉,看来不给点厉害给他看看是不行的。

那时正是 “文字狱”盛行的时候,要找一个人的茬是非常容易的事。戴名世以前曾购买野史、杂史,又到各地访问明朝遗老,写出了一部叫《南山集》的书。书中对南明小朝廷表示了一些同情,而且又用了明桂王朱由榔的永历年号。赵申乔看到这些,兴奋得跳了起来,心想你小子这回死定了,看你还乱说不乱说。

于是他向皇帝参了一本,说戴名世徒有虚名,恃才放荡。想想这还不过瘾,皇帝也许不放在心上,又说戴名世思念前朝,大逆不道。这下皇帝注意上了,要知道,那时候满人坐天下,最怕汉人不服,于是下令逮捕戴名世,以谋反罪处死。

当时戴名世老家人以为要株连九族,一听到消息,都投河自尽了。一个戴氏家族上百口人,就这样死了。其实皇帝只是抓戴名世一个人,圣旨说不搞株连,但是晚了,圣旨到达桐城时,戴家人早一个都没了。后来皇帝听到这事,也很懊悔。

在赵申乔这边,他听说戴名世家人全死了,也是后悔莫及。他原只想教训一下戴名世,没想到事情闹得这样大,他肠子都悔青了。但没办法,事情已经发生了,他也收不回来了。

朝野上下知道了这件事,更是瞧不起赵申乔。赵申乔心里有鬼,生怕受到报应,所以他总是告诫那个拿了状元的儿子赵熊诏,因为这个状元来得不太光彩,一定要小心从事,不能张狂。赵熊诏也处处听从他老爸的话,夹着尾巴做人。

没想到报应还是发生了,但这回不是落在赵熊诏身上,而是应在赵申乔另一个儿子赵凤诏身上。赵凤诏后来做了太原知府,自以为老子在朝中为官,是他的靠山,赵凤诏狂妄得不可一世。一次,康熙皇帝问尚书张鹏翮,赵凤诏这个人怎么样?张鹏翮实话实说,说赵凤诏是个贪墨之徒。此时口说无凭,皇帝也没深究。到了康熙五十四年,山西巡抚苏克济上书参了赵凤诏一本,说他贪污白银三十万两。皇帝这回来气了,下令将赵凤诏处死。

因为赵申乔得罪的人太多,戴名世一死,大家都觉得大清朝失去了一个文胆,人人都恨赵申乔。康熙皇帝也不是傻子,他也感觉到像戴名世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国士无双,杀了非常可惜。更为糟糕的是,杀了戴名世,后来的汉人士大夫更不敢与清廷合作了。康熙皇帝为此非常苦恼,心里一直恨着赵申乔呢。这回好了,也让你受受罪吧。

赵申乔得知赵凤诏被抓,当即倒地呼号:报应啊报应!

赵申乔觉得自己没有面子在朝中待下去了,于是上书请求告老还乡。康熙皇帝一看赵申乔的折子,大怒,说你这样闹情绪,不分明是对朕不满么?不同意他的请求。

时间不长,赵申乔也就死了。当时人们都说,害人之心不可有,神灵在上,报应不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