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敬业 >详情页

琢初桥上笑声欢 阅读量:302

夕阳西下。一弯佝偻的身影,敷贴在1400岁新坊桥的栏板上。桥的一弯身影,漂浮在2400岁古运河的涟漪上。随着胸脯的起伏,听得一声“唉——”,扶在栏杆上的那只苍老的手,向上移动了一下又扶住。身影中的另一只手,从桥面的石阶上拎起沉重的篮子,向上挪动一级石阶又放下,喘息一口气。老妪如此艰难地挪动着,在这80级台阶的常州城内最古老的单孔石拱高桥上。

这时,一位风尘仆仆却神情癯烁的老头赶上来,帮助老妪提起篮子,也有点吃力的样子。但仍关切问道:“老婆婆,你家住哪里?我来送你回家。”老妪感激地说,“谢谢!我家就住桥对面东下塘。唉,天天过桥,吃力得要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修座平桥,也好让我们年纪大的人省点力气撒。”老妪不知不觉埋怨起来,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索性找话继续说,“这条河里早就不通船了,桥还要这么高做嗲呢?活生生把人爬死了!”是啊,南运河承担全部水运功能后,这段古运河已断航400年了。

一路上听了老婆婆那番话,老头内心更不平静。他叫伍琢初,其祖先从湖北松滋县始迁至东下塘时,古运河断航也已37年了。伍琢初早年随父在外,后来为官,一直到民国才辞官回归故里,所以和老妪互不熟悉。其实,伍琢初也每天经过新坊桥,时常见到那些拖板车的、推三轮车的,拉着满车货物,使尽九牛二虎之力,艰难上桥;下桥时又很难刹住车辆,非常危险地往下冲,尤其是雨雪天气,有时造成人仰车翻,货物散落,狼狈不堪。伍琢初总是伸手帮一把,不过他也年老体衰,力不从心了。

这里造一座平桥,实在太需要了。可是钱从哪儿来呢?军阀混战,兵祸连绵,旱灾水害,接二连三,老百姓的日子,苦啊。伍琢初官场得以善终,官饷积蓄无多,加之回到老家来一直热心慈善事业,担任多年常州红十字会会长、议事长,在防疫救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捐资2500大洋,创办贫儿院,专收贫苦孤儿,教他们技艺;不久又创办贫民工场,专门培训生存无着的贫民。伍琢初还做了其他许多善事,如捐资在青果巷内开凿义井,解决居民生活用水困难,此井被邑人称为“琢井”。

但老婆婆那艰难爬桥的身影和那份渴望,已在伍琢初心里挥之不去。他下决心,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在这里建一座平桥。对家人道出心事,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决定捐出家中全部所剩。但预算仍不够,伍琢初凭着交往圈子,四处奔走,呼吁有爱心、有实力的仁人出资相助。1928年11月,正当资金募集差不多时,伍琢初不幸突发中风,一倒不起,自知不久将离人世。临终前嘱咐两个儿子,一定要完成他的心愿。

儿子伍守箴、伍守谟,痛悼亡父,遵从父命,捐出遗资5000大洋。次年春初,冰融草长,新坊桥西约百米处,破土动工了。当年年底,伍琢初逝世一周年之际,平桥顺利竣工。平桥桥宽22.5尺,长23尺,耗资6640元。那天,青果巷、东下塘这一带居民们,好像过节一样欢天喜地,有说有笑涌到平桥上,跳啊,唱啊,手舞足蹈。多少代人,风雨如烟,云聚云散,盼望这里有座平桥。如今梦想终成真景,从此每天过桥,就像走在平地上,多么爽快啊。

忽而,欢呼声渐停,说笑声渐止,好像有人招呼一般。实际上,是人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人,是这个人为大家带来了这座桥。此时此刻,却见桥不见人。怀念之情,像大海波涛汹涌在大家的心头。饮水思源,睹桥思人,人们纷纷要求,命名该桥为“琢初桥”,后来获得了江苏省建设厅的正式批准。共和国成立后,在琢初桥东侧的和平路上,修造了新的平桥,现在拓宽到36米,仍叫“琢初桥”(是常州城内重要交通枢纽),当然是为了纪念慈善家、好心人伍琢初。新坊桥、老琢初桥、新琢初桥,三桥并立,俨然是青果巷东端一大景观。

 

辞官行善伍琢初,

兴办院场为贫孤。

古运河上建平桥,

嘱儿续愿功德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