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宜居 >详情页

王长生创制常州大麻糕 阅读量:436

惠民河水,碧波荡漾。局前街与化龙巷交会处,有一座单孔石拱桥,叫仁育桥,已在惠民河上守候了1500多年。桥旁店肆鳞次栉比,人车吆喝熙熙攘攘。其中有一家长乐茶社,老常州人依然记忆犹新。

清朝咸丰年间,连年兵燹频仍,民不聊生。民以食为天,是喊杀声掩埋不了的。近者,靖江邢长兴创建羊肉店,百年兴旺;远者,茅台村赖氏建酒坊配制赖茅洒,成为茅台酒前身;本地,长乐茶社的点心师傅王长生,创制了常州大麻糕,闻名遐迩。

长乐茶社初建时,经营场所为两开间。一间门面房,另一间营业房。茶社不仅供应茶水,还兼卖自制的点心。开始时麻糕点心形体不大,但价格相当低廉,色香味也俱佳,颇受人们青睐。不但文人雅士,远方来朋,喜欢品尝,而且当地挑夫、脚夫更可充饥填肚。三个小铜钱一块,买后边走边吃,不影响赶路或做活。可谓上得厅堂,下得草房。麻糕的铁杆粉丝们,总体上是穿草鞋的体力劳动者占多数。麻糕呈椭圆形,有点像小鞋底,大伙儿索性称麻糕叫“草鞋底”。

有一天,一位独轮车夫,长乐茶社的常客,笑呵呵地对麻糕师傅王长生说:“哎,我是做力气活儿的,麻糕起码要吃三块。干脆这样吧,我给你一个铜板,你替我用三块麻糕的皮子,包三块麻糕的馅心好否?”麻糕桶炉旁的王长生,正熟练而小心铲夹起一块香喷喷的“草鞋底”,晾到炉子上面,然后抬起头来,看了一下独轮车夫,赶忙再去观看炉腔里的“草鞋底”们,脸上漾起微笑,嘴里爽快地说了声,“好啊”。

于是,最早的常州大麻糕诞生了。本来王师傅是为这位独轮车夫一人量身定做的,没想到旁边拥来的车夫、挑夫、船夫、轿夫们,都对“三合一草鞋底”感兴趣,一声接一声的嚷着,“王师傅,我也要这么大的”。“好!好!好——!”乐呵呵、屁颠颠的王师傅,一个个满足了他们的要求。炉膛里的红光,反射在王师傅古铜色脸膛上,那种发自内心的微笑,像饱经风霜的秋菊一样灿烂。体力劳动强度大的劳工们,都觉得原来的“草鞋底”嫌小,一两块吃不饱,多买又携带不方便,全喜欢上了王长生聚小为大、精心制作的大麻糕。

大麻糕一经问世,美名很快传遍常州府地各个角落。街巷市民,乡里村民,纷至沓来,争相品尝。王师傅凭着精益求精的制作习惯,不断改良各个环节,从选料、和面、醒面、搅拌、揉搓,到制油酥、拌馅心、包油酥、包馅心、成坯、直至蘸芝麻、烘烤,都力求尽善尽美。从而使得常州大麻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品质,色泽金黄,香脆松软,皮薄酥重,甜馅醇厚,咸馅味鲜,葱香扑鼻,肥而不腻,层次分明。后成为常州地方名点、江苏省名特食品。

好东西,总有强大生命力。王长生的大麻糕制作技艺,非但没有失传,更有一代又一代传人为之光大,直到当今。常州大麻糕被《中国小吃谱》辑录,全球盛名美食家唐鲁孙的华夏美食名单里,赫然有“常州大麻糕”。同所有美好事物一样,常州大麻糕也衍生出不少民间传说、奇闻轶事。如《麻糕英雄》、《麻糕情缘》、《麻糕讼师》等。

150多年来,常州大麻糕誉满华夏,也成为海内外游子温馨的故乡记忆。一代名流学者赵元任、刘海粟、史良、盛宣怀等,离开常州多年,内心深处仍藏着浓浓的“麻糕情结”。1987年、1989年赵元任两次从美国回到故里,会亲访友,最先品尝的家乡小吃,是常州大麻糕。语言学家周有光,年逾百岁,还对家乡人感叹道:“多少载离别故乡,最难忘常州麻糕香。”

常州大麻糕,成为一种历史记忆,成为常州古城的文化名片。在常州工作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专家、投资家,很喜欢常州大麻糕,经常整盒带回去供亲友品尝。

王长生,长乐茶社点心师傅,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名字,已然融会在他的杰作——常州大麻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