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守信 >详情页

白泰官传奇——都是方言惹的祸 阅读量:336

 白泰官19岁那年,在嵩山少林寺学有所成,当即下得山去。到山脚下已是傍晚,他向一个耳背的老樵夫问路,也怪那时人们不普及普通话,方言中又带着浓重的口音,结果老人家把“常州”听成了“沧州”,“沧”和“常”相差一个音调,白泰官却没在意,就按照老伯伯说的方向星夜赶路。

    时值7月份,酷暑难当,这天他口渴至极,正蹲在一条浑浊含沙的大河旁边,捧起河水就喝。“嗒,嗒嗒——!”循声望,见一匹身姿矫健、丰神俊美的白马正从岸边的官道上风驰而来。“好一匹宝马啊!”白泰官心中赞叹不已。可等他再定睛一瞧,不由大叫了一声“不好--!”原来马背上的人已经被甩到了马肚子底下,只剩一只脚像还像杂技演员似的被挂在马的内侧踏脚上,头上的一根长辫子就如扫帚般沿路拖过,实在是太惊险了,烈马脱缰了!

   “救命啊——”

    说时迟那时快,白泰官大喝一声:“马下的人别怕,有俺在!”话音未落,他已施展轻功,纵身跃到马背上去拉缰绳,没想到缰绳早已断了三分之二,他这么用力一抓,瞬间就彻底断裂了。可白泰官一心救人哪肯善罢甘休,学了7年功夫,连匹马都制服不了,传出去怎么混江湖?只见他随即来了个后空翻,双手转而牢牢地扯住了马尾巴。马受到后面的牵制就转动马眼往后瞧,此时马肚子下的人倒也机灵万分,趁马分散注意力,奔跑稍有放缓,就迅速翻身跃上了马背。“仁兄,速速抱住马的头颈!”白泰官见此情景一面嘱咐他一面又连续飞起两脚对准马的两条后腿踢了过去。那劲道可是有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之力。若是普通的马早就被踢成死马了,只听那白马吃了痛,仰天一声长嘶,欲扬起两条前蹄再度发力,怎奈前有人勒住脖子,后有人扯住尾巴,前后受夹,竟动弹不得了。

    制服了烈马,白泰官伸手轻轻抚摸马头,好生安慰起马来:“宝马,你受苦了!别怕啊!”还从自己袖子里掏出一方白手帕,小心翼翼地替马把鼻子上的汗擦去,语气和动作充满了怜爱。这是一匹很通人性的马,它发现白泰官非但不想伤害自己,还把自己当“人”看待,用人擦汗的手帕给自己擦汗,那个感动啊!遂打了一个响鼻就把马头往白泰官身上蹭了又蹭,这是马跟人亲昵的动作,表示不计前嫌了。白泰官趁机就把断了的缰绳系好,重新套在了马脖子上。然后,他牵着白马又踱了几圈。这档口,马背上的人惊魂稍定,也开始打量眼前的救命恩人,寻思着:此人白衣长衫白底靴,一副文质彬彬的书生模样,没想到却有千钧之力!连如此烈马都能听他话,定不是凡人!”

    “别介意,马不散步把皮毛上的汗及时蒸发,被冷风一吹就性命不保了”!白泰官对马上的人说了一句。

    直等到安顿好白马,二人这才开始攀谈起来。骑马的人告诉白泰官自己叫高天师,今年15岁,家住北京城,父亲是开罐罐行的。白泰官也告诉对方,说是从河南少林寺下来正要回江南常州老家去。当高天师说这里是河北沧州时,白泰官方才恍然大悟 ,欲立刻掉头往回走。

    高天师哪舍得,脱口说道:“恩公,我家会做全国各地的珍馐佳肴,还有好多朝南的大房间,包您满意。您还是和我一同回去吧,我一个人实在是不敢再骑这匹马了。”

    白泰官觉得眼前这小子说话挺狂啊!就一个卖罐子的商人家能有那般牛气?再一想,刚才经历一场车祸 ,人家小高说不定得了恐驾症也是情有可原,说说大话无非是为了自己能护送他回家。罢了,就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吧。

    其实这高天师正是当朝雍正皇帝的四子弘历,他觉得白泰官不光是见义勇为的好青年更是个难得的人才,想把他推荐给父王。只怪白泰官当时又听差了音,把“高天赐”听成“高天师”,把“管官行”听成“罐罐行”。其实“管官行”谁能管官呢?不就是指皇帝的朝廷嘛!可白泰官却误以为是高家开了一间卖罐子的行铺。就这样被忽悠着进了京城!要不怎么说是方言惹的祸呢,因为下山之时,他已加入复明党,对师父太空有过“此生不为清廷做事”的誓言。可就是如此的阴差阳错,让两个原本背道而驰的人有了交集。

    皇四子弘历意外地成了白泰官行侠仗义生涯里救助的第一人,白泰官无意之中为此付出了违背誓言的代价,但不管怎样,他注定传奇的江湖人生却由此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