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文 >详情页

寨桥与灵台 阅读量:356

寨桥,古名蠡塘桥。相传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助越灭吴后,携西施隐居此地,成为一段千古佳话。人们为纪念范蠡,便把这一带称作“蠡塘”,蠡塘一带形成街市后,这里自然就成了蠡塘镇。建镇后,街上人丁渐兴,人们便在镇北首的西蠡河上架起了一座木梁桥,桥以镇名,亦称“蠡塘桥”。元朝末年,群雄四起,朱元璋部徐达、常遇春与张士诚部常州守将吕珍战于牛塘谷。自至正十六年九月到至正十七年三月,蠡塘镇因常遇春部一直扎寨于此,即现营盘河处,遂改名为“寨桥镇”,蠡塘桥就更名为寨桥了。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寨桥易木为石,后又几经倾圮,于光绪三年重建。后因影响泄洪和水上交通,于1993年被拆除。

灵台在寨桥西端,滆湖之滨,解放前后,都称灵台乡。1957年武进县撤区并乡时,划入寨桥乡管辖。据民国十五年的《灵台朱氏宗谱》载:“灵台在常州西南五十里,因郭景纯设钓台于太平港口而得名。

某日,晋帝召郭璞问曰:‘尔精通堪舆,学识渊博,诀窍何在?’郭跪对曰:‘臣祖籍河南,游于毗陵西南五十里处,其地南临沙子(湖),水势浩荡,东南清淑旋汇于此,故筑钓台在这里,日钓一次,每下钩总能得大鱼,足够我一日费用,余时扎记《堪舆》、《水经》,肤浅之识,有负圣询。’晋帝曰:‘此地可谓灵台矣。’”

又据明嘉庆二十一年的灵台《蒋氏宗谱》载:“灵台之称始于唐历五季,及宋、元、明俱不改,唐以前既称滆左。至天宝年间,滆湖再沉,灵台一隅三面濒水而独无恙,因为之灵台。数百年来,地肥饶,民殷富。至元顺帝至元间,常州宜兴大水平地,水深丈余,人民庐舍漂荡殆尽,遂成荒僻。明太祖统一区宇,令徙江南民实凤阳。苏、淞、常、镇之民,皆惧远徙,即近地之空旷处,纷纷迁窜耳。吾祖亦徙居于是焉。故凡灵台诸族多系洪武间始迁。”

相传,文王灵台在甘肃,武王灵台在江南。中国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有这样一个片断:周文王姬昌在历经千辛万苦从羑里逃回西岐后,为纪念在朝歌蒙冤的伯邑考、商容、梅伯等忠烈之臣,特意建造了灵台来祭祀这些忠魂,并对抗建于朝歌用于享乐的露台,也为西岐祈福。其实,这座凝结着文王德政理念的灵台并不是小说作者的虚构,而是真实存在,只不过书中的灵台在西岐,而历史上真实的灵台就位于西周丰京附近,沣河西畔的长安区灵沼乡阿底村南一公里处。在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大雅》中,有一首题为《灵台》的篇章,最始几句为“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表明周文王建造灵台是得到全体百姓拥护的伟业,百姓支持建台,于是齐心协力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建设。

而关于灵台等处的得名,《说文解字》释“灵”字为“巫以玉事神”,言其与祭祀活动的紧密联系。500年后的孟子则以不无赞叹的口吻追忆道:“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孟子·梁惠王上》)文王以仁德治国,建造灵台“观祲象,察氛祥”,即观测天文现象,预示祸福吉凶。因此,灵台可视为中国最早的英雄纪念碑和天文观象台。西周一代,灵台都是天子祭祀、朝聘诸侯之所。至唐宋时,西周建筑已湮没无闻,“辟雍灵沼今无复处,惟灵台孤立,高二丈,周围一百二十步也”(宋敏求《长安志》引李泰《括地志》),自此,已难觅其踪影。

话说时至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定都镐京,建周王朝。天下安定,武王论功行赏,分封诸侯。遂遵奉文王之遗训,亲往江南,寻找太伯、仲雍之后,以报让位之恩。武王带人等顺汉水入长江,过当涂经溧水,至滆湖、沙子湖间,忽遇狂风暴雨,不得前行,即登岸避难。他在与当地民众交谈中得知,当年太伯、仲雍也曾在此遇难,而筑台祭天,平安离去。武王听后大喜,曰:“此为先辈召之耳!”遂邀当地老人引路,冒雨登上太伯当年祭拜之土台,敬天祭祖。三拜之后,雨止天开,红日高悬。武王抬头,似见父亲文王姬昌显于云端之上,手持八卦,含笑示意。武王惊喜不已,再次磕拜。之后,武王令在此仿建灵台,为日后祭天之用,也代上天为民留下一方恩泽。武王回镐京后,思父心切,不久病逝。成王即位,由其叔周公旦扶持。后东征时至江南,也曾至此祭拜,又寻得仲雍曾孙周章,封为吴君于镇江。吴君数次赶至灵台敬天祭祖,并栽梅数株,以示纪念。

灵台原系土台,历经3000年风雨,早已湮灭,然而其地名及敬天昭德、和睦谦让、知恩图报、立志创业的精神,却传承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