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尚学 >详情页

洪深故事两则 阅读量:368

洪深(1894年12月31日—1955年8月29日),学名洪达,号伯骏,字浅哉、潜斋,曾用名庄正平、肖振魁。笔名还有乐水、Shen Hung等。江苏武进人,中国电影戏剧理论家、剧作家、导演。他从中国话剧和电影的草创时期开始,就进行了编剧、导演、表演等全面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是中国现代话剧和电影的奠基人之一。

洪深的家乡情缘

洪深十三岁离开常州老家,此后近半个世纪客居外地,行踪遍及欧美及大半个中国,但在生命的关键时刻总是不忘家乡。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故乡先贤的遗著传说,成为他终身为人的文化底蕴。

他出生后,家境已破落,除坟地(五奎桥一带)五、六亩外,已一无固定资产。这使他在亲戚中倍受歧视和冷眼,成为他后来喜欢接近贫民的重要原因。1930年,他由于参加左联而横遭迫害,身为国民党员而思想左倾的复杂处境使他不时处于尴尬之中无法自拔,他不得不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常州,在那儿求得心灵暂时的宁静。

五奎桥,他们家祖坟、祠堂、祖产乃至佃户的集聚地。这熟悉的意象又展开了他多少儿时的记忆,眼前的一切又绝非儿时那般甜蜜,其中有呻吟、有血泪、有磨难和反抗。万千意绪汇集笔端,经过他缜密的构思,形成了表现家乡 与农民矛盾的中国独幕话剧《五奎桥》。与此后创作的3幕剧《香稻米》和4幕剧《青龙潭》合称农村三部曲,是洪深的代表作之一。1933年5月《五奎桥》由复旦剧社首演,朱端钧导演,洪深自演主角李全生。李全生是个坚定勇敢而警觉的青年农民。在旱灾威胁下,他不信打醮求雨的迷信作法,更反对风水保运的妄说,他旗帜鲜明地带领村民同周乡绅斗争。大旱之年,农民租来抽水机灌溉,因五奎桥太低,船无法通过,要求拆掉五奎桥。作品以20世纪30年代江南农村抗旱为背景,反映了农民与地主和官府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揭露了封建剥削者的凶恶面目,歌颂了农民不畏强暴的反抗精神。该剧结构完整紧凑,矛盾冲突步步逼进。语言质朴自然、富有地方色彩。

   1933年,已界不惑之年的洪深在沪闻常州中山堂落成,应邀派导演朱端钧率复旦剧社20余人赴常演出。洪深深夜从沪赶到常州,将演员从被窝中叫起排戏。女演员怨言不断,洪深一气之下又返回上海,在跑狗场度过春宵,竟赢了不少钱,一时在复旦师生中传为趣谈。

  1955年6月,洪深病中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赴常视察。看望家乡父老,顺便去五奎桥扫墓,向桑梓亲人告别。在常期间,与市文化局长钱小山晤谈,观看常锡文戏《四十年的愿望》和《宝莲灯》,并与导演史曼倩作过两次深谈。

那以后他再没回到家乡。五奎桥边的黄花不会忘记他,大运河的流水不会忘记他,红梅阁畔的学子不会忘记他,而洪深的名字至今仍是常州人民的骄傲。

洪深留“三马同台”佳话

1955年4月,洪深已经带病在身,深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适逢梅兰芳、周信芳从艺五十周年纪念。因为洪深与梅、周一向交谊甚厚,又同庚属马,他亲自建议要与梅、周同台演出《申头刺汤》一折,人称“三马同台”。演出结束后,北京饭店里欢声雷动,人们为三人的合作而喝彩,谢幕时洪深久久地再三鞠躬不已。他在心底里暗暗向在座的朋友们告别,向文艺界的同仁们告别,为自己的戏剧生涯画上一个光辉的句号,永远在文艺界留下了“三马同台”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