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敬业 >详情页

毗陵前黄杨氏发源地——钱垛桥的传说 阅读量:514

位于武进前黄镇红旗村的钱垛桥村是毗陵前黄杨氏的发源地,据前黄杨氏族谱记载,“在宋绍定末年(1233),一位来自江西抚州府临川县名叫杨士英(字振英)挟资游常,后因兵戈阻道,不能复归,旋至郡城南五十里许曰钱垛村,喜其风土朴茂,民风淳厚,卜居焉”。由此可见钱垛村是近千年的古村落,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杨氏以耕起家,“钱垛农耕”被称为古前黄八景之一载入史册,可以诗为证:钱垛桥田掌样平,柴门临水扳桥横,一犁土润雨初足,两角牛肥草正青,克日分秧知夏至,及时种豆望秋成,此中五谷供衣食,禄仕空惨误半生。

钱垛村位于大港浜、丁舍浜、何家浜三浜交汇处,这里两座其中一座是石拱桥称大钱垛桥(相传南宋绍定年间,即1228-1233年此桥就存在——录自《武进古桥》,现已被确定为常州市级文物。另一座是平板石梁桥,于1721年重建。称为小钱垛桥。这两座古桥由于历史久远,古人们留下了许多美丽的神话般的传说:

樵夫伤马

在小钱垛桥东首的桥脚下,有一块青石桥碑,桥碑中间有一幅长25厘米、宽11厘米,形如白色玉马的图案。某年冬天,一位樵苋棵的樵夫,在桥下晒太阳小歇时,好奇地将弯刀把玉马啄了一下,刹时间玉马出血,白色图案中显现红斑,至今这玉马的影形及血斑仍依稀可见。

二龙嬉珠

先辈们把大港浜和丁舍浜比作两条龙,在两浜交汇处有一座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高8米的土墩(当地村民称为松树墩,这是开河时泥土堆积而成)。一位风水先生到此后,把土墩比作是一棵明珠,大港浜、丁舍浜比作两条龙。并赞叹道:“好一个二龙嬉珠的风水宝地啊!”凭借风水先生的一句话,一些人慕名而来,王姓人家就是其中之一。

玉蚌遗痕

童年时,我常同小伙伴们到桥上去玩,一则站在桥顶上可以登高望远,东看阳山,南看鹁鸽上,西看铜管山,二则可以观尝鱼鹰捕鱼的情景。我见到在大钱垛桥东首南面的第三块桥面上,有一个长16厘米,宽5厘米,深11厘米的椭圆形的凹孔。听大人讲,是一位江西的盗室者,在此盗走了一只玉蚌后留下的痕迹。

桥中藏宝

周边年老的乡民至今仍流传着“钱垛桥有棵摇钱树,西隔湖有枝透天芦”的说法。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位探宝者站在钱垛桥上,看到滆湖边有一枝高入云端的白芦苇,该人立即奔向滆湖边时,透天芦慢慢地消影匿迹。片刻他向东眺望,看到钱垛桥上有一棵银光闪闪的摇钱树,他忽忽地向钱垛桥靠近时,摇钱树渐渐地无影无踪。

双桥锁龙

 每年到雨季发大水时,丁舍浜与大港浜在钱垛村旁交汇像两条蛟龙在此咆哮如雷,泛滥四溢,房屋受损,庄稼遭殃。为了镇住蛟龙,建成了大钱垛桥与小钱垛桥后,就像两把石锁一样锁住了蛟龙,果真在雨季就平安了

桥神发威

 1946年,重建小钱垛桥时,附近湾里村一位姓陈男孩跟随一群小伙伴前来看修桥,不料回家后卧床不起。算命先生说:他的灵魂被桥神菩萨收去了。为了救男孩,按算命先生旨意,发动全村16个男孩,头戴白帽,手捧焚香,一起跪在桥上祷告,祈求桥神保佑平安。可惜该男孩还是被病魔夺走了生命,离开了人间。

在文化大革命破旧立新中,因“钱垛”带有迷信色彩,故村与桥统称为前垛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