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士 >详情页

大运河上白家桥 阅读量:418

白家桥、西仓桥、文亨桥和惠济桥并称常州运河四大桥,均为大型古石桥,是20世纪90年代前中央电视台在播放江南水乡时,使用频率最多的运河桥梁图案。就算放在全国来讲,一座地级市到新中国成立后仍保留有四座以上大型石拱桥梁的,常州也是独一无二的。
 

在这四座桥梁中,数易其名、且争议最多的当属白家桥。白家桥原名政成桥,位于今天宁区雕庄街道与天宁街道交界处的采菱港北端,跨京杭大运河。此桥初成时,因建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取“政治清明、四海一统”之意,名曰“政成桥”。当时,政成桥堍出了个叫白昂(1436—1505)的人,他字廷仪,出生在政成桥畔的采菱村,为天顺元年(1457)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声名远播。明朝大将戚继光曾赞其曰:“天降哲人,秉义持节,荦荦天资,彬彬雅态,德懿道范,学同香山,景仰高风,江左柱石”,为世人所敬仰。后来,他的族人觉得政成桥刚好位于白尚书府门左侧,白昂又得到过戚继光的赞誉,故此桥应称为“白家桥”。乡邻们虽对白尚书十分敬仰,可政成桥的叫法已经沿续了数百年,一时间根本改不过来,尤其是远在城外的生意人,根本不认什么白家桥,只知这里为政成桥。
 

这样一来,就激怒了住在政成桥堍的白氏后人,他们纷纷聚在一起商议,要改变这种状况。他们群策群力,想到了一条“妙计”。他们派人到桥两边设岗,凡经过此桥的人,如叫一声“白家桥”者,可免费得到一碗汤饼(即面条)食用;仍叫“政成桥”者,则“赏”其大耳光一个(见《白家桥记》)。明末清初,乡下穷苦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去尝州(即常州)城里粜米卖柴,能免费吃到一碗汤饼,自然都愿意叫一声“白家桥”了。渐渐地,“白家桥”的称谓开始传播开来,叫得人多了,岗哨便拆除,也不再免费提供汤饼了。可时间一长,大家觉得白家人虽曾施以汤饼,却以掴掌为要挟,强加于百姓,也不买账,没过多少年,这里又被大家唤作了“政成桥”。
 

清康乾盛世之际,政成桥边的白家村又出了个叫白德祖(1675—1748)的人,他字云来,号太官,江湖人称“白泰官”,相传是白尚书的后裔,与吕四娘、甘凤池等人并称为“清初八大侠”,武艺高超,行侠四方。当时,政成桥在经历了250余年的风吹雨打后,终于倾圮,南来北往很不方便。白泰官在江湖上很有威望,就联合白家村的族人,四处去化缘募钱,决心重建政成桥。数年后的乾隆元年(1736),大桥修成,人们为感恩白泰官的善举,又开始将这座桥呼之为“白家桥”了。
 

当时,运河北岸有个竹林村,村上有个大财主叫强三元,虽年过六旬,仍威震一方,大家都叫他“东霸天”。他听说了此事后大为光火,怒气冲冲地来到白泰官家,责问道:“这座桥是谁出资建造的?”白泰官道:“是化缘来的钱。”强三元又问:“既然是化缘来的,为何叫作白家桥?”白泰官道:“这座桥建在我白家村旁,又是我白家人负责筹建的,叫作白家桥,有何不妥?”强三元说:“岂有此理!好好的政成桥,竟成你白家一族有!”两人争论不休,不欢而散。强三元走后,四处散布流言,不准别人再呼此桥为“白家桥”。人们惧怕“东霸天”,故经过白家桥时,都不敢呼桥名。
 

白泰官这时想起先辈“呼名得汤饼”一事,灵机一动,先辈赠饼唤名不成,是强权掴掌不得民心,今我用只赠物,不强权的方式,定能重新赢得桥名。第二天,白泰官亲自到荆溪(宜兴)订制了一个坛子,并在坛里装满了铜板,放在桥墩上,旁边挂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众乡亲,造大桥,过桥客,请记牢;叫一声,白家桥,坛中钱,任你掏!——白家村白泰官敬启。”过桥客人看了木牌,喊一声“白家桥”就可以到坛里去抓一把铜板,虽每人只准抓一次,但抓一把铜板叫一声“白家桥”总是值当的。由于白泰官订制的这个坛子肚大口小,五个指头伸直可以放进去,抓一把铜板就抽不出来了,只能用两个手指头夹,每次不过夹到一两枚。尽管如此,想铜板的、看热闹的人还是不少。一传十、十传百,走白家桥的人越来越多,“白家桥”的称谓也越叫越响了。“东霸天”强三元听说后,气得两脚直跺,无奈白泰官也不是等闲之辈,无计可施,没过多久便一命呜呼了。从此,“政成桥”就改称为“白家桥”了。到清道光四年(1824)和同治十二年(1873)重修此桥时,大家均称其为“白家桥”。
 

民国5年(1916)重建白家桥时,将原本位于采菱港西的桥址向东移动了100余米,桥宽4米,长50米,这才是如今白家桥的桥址。1989年,白家桥身下的京杭运河因航船日增,白家桥严重阻碍水上交通,一度曾堵塞船只达25000余艘,政府不得不将古石桥白家桥拆除新建成水泥双曲拱桥,以利航行。考虑到它的初名为政成桥,如今又由政府重新修成,故更名为“政成桥”。
 

时过境迁,到了2008年,由于白家桥的由来有典故、有历史,部分政协委员又联名提案,呼吁恢复“白家桥”称谓。故有着500余年历史的政成桥(白家桥),再次被常州市地名办更名为了“白家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