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宜居 >详情页

郭璞钓鱼在灵台 阅读量:319

灵台村在如今的前黄镇西南隅,建国初期曾设灵台乡,为灵台乡驻地。据《灵台朱氏宗谱》载:“灵台在常州西南五十里,因郭景纯设钓台于太平港口而得名。”
   相传在晋代,有位老家在山西省闻喜县的大臣叫郭璞(276—324),他字景纯,告老还乡后即四处云游。当他来到今前黄镇灵台村一带时,就在此定居了下来。过去这里南临沙子湖,郭璞就在附近筑了一个钓鱼台,日日垂钓,过着田园生活。郭璞每日垂钓,总能钓得大鱼,把鱼拿到街市一卖,就解决了生计问题,日子过得很是安逸。谁知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连皇帝都知道了,皇帝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郭景纯总能钓到大鱼呢?决定亲自到这里来一看究竟。晋帝来到郭璞所筑的钓鱼台后,召问郭璞道:“我知道你是学识渊博、精通山水地理之人,敢问你是如何知道这里能天天钓到大鱼的?”郭璞答道:“我自从告老还乡后,一有空余时间,就潜心研读《周易》和《堪舆》等风水地理书籍,前不久,我外出云游来到这毗陵县西南五十里的地方,凭借我对山水地理的了解,一眼就看出来,这是一个聚集大鱼的湖湾。陛下您看,这里南临沙子湖,东南的湖水漩汇于此,水势浩荡,湖中的许多大鱼都顺流游聚到了这里,故我在此筑台,总能钓到大鱼……”话还没有说完,鱼又上钩了,郭璞的下人见状,立即上前助钓。钓上来一看,这条鱼足有二十多斤哩!皇帝还没反应过来,郭璞已吩咐下去立即着人煮鱼。一柱香的功夫,新鲜可口的大草鱼就端了上来,郭璞将筷子递给晋帝,晋帝尝后,深觉美味异常,大有宫廷之宴不及乡间野味之感,便道:“此鱼如此美味,乃天下少有,此地真可谓灵台矣!”从此,这里就被叫作了“灵台”。
   唐天宝年间,沙子湖湖面扩沉,从此沙子湖与西面的滆湖融为一湖,东、西、南三面皆成湖面,唯独灵台一隅安然无恙。它北与毗陵相连成为半岛,形成三面环湖的吐舌之势。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灵台一带常遇水灾,就在东、南一带兴建了灵庆圩和联庆圩等联堤大圩,自此灵台仅西面一处与滆湖相望。有诗云:“灵台之名始于晋,晋代文人郭景纯。纯然设台初下钓,钓生为业察舆形。形势浩荡气脉聚,聚集沙尤头附近。近贴远照巍峨起,起伏颖姿献威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