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尚学 >详情页

教书育人先生村 阅读量:400

在横山桥镇芙蓉的梁家桥村委,有个小村庄叫先生村。
   相传,从前这个村子是芙蓉湖圩田的湖心地段,明巡抚尚书周忱在此筑芙蓉圩后,逐渐有人在此定居。起初村上只有八户人家,但家家均有书生,于是,在美丽的芙蓉湖边,在灵秀的三山脚下,时常能听到嘹亮的读书之声。凡爱好读书的子弟,寒窗攻读十年就可准备去考场应试。一旦中举入学后,首先要做私塾先生。做先生,就必须打一只书箱,安放古文史籍,以备查考复习。全村八户人家有六户是单丁,两户是双丁,这十个人个个文采出众,都有应试的能力。按当地风俗,一个家族无论在什么时候,至少要留一名有文化的青年男性在家,料理家族中的一切对外及重大事务。村上几位年长者商议后决定打九只书箱,让其中的九个出去赶考。留在村上的虽也是书生,但只能算半只书箱,于是村里一直流传藏有“九只半书箱”一说。随着岁月轮回,这些书箱均已丧失殆尽,附近乡邻只是在教育族人好好学习时经常说:“先生村八户人家就有‘九只半书箱’,个个做得先生,你们要以此为榜样,将来也做个先生。”
   后来,九名外出赶考的人大多中了秀才和举人。附近方圆几十里的学生都来这里学习,从此,这里的书声更加嘹亮了。一些学生的学识甚至超过了先生,有人还高中状元。据统计,武进(包括曾析出过的阳湖)历史上曾中进士1546名(其中状元9名,榜眼8名,探花11名,传胪6名),进士总数和状元总数均为全国县级之最。
   金榜题名后,学生们经常会到这里来谢师。由于这个村子处于芙蓉湖圩田的中心,又是个新村,尚无正式村名,学生们便把这里唤作“先生圩村”,以表达自己对先生的感恩之情。时间一长,人们干脆称这里为“先生村”,村名沿用至今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